实时游客量:200 当日累计游客量:492 最大承载量: 8000
首页>游玩攻略

竹桥古村一日游

 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1-11-16   浏览次数:


                                                                            竹桥古村一日游

我们从金溪县城开车跟着导航前往竹桥古村,怀着对古村落的一丝好奇,我们出发啦!12公里的路程,开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实在是很近。穿过景区新立的石头大门,大门上写着竹桥村三个大字,过了大门就是景区服务中心和停车场。让人惊喜的是,这个停车场居然是免费停车,虽然人多车多,居然也不怎么费劲就找到了位置。







竹桥古村位于抚州市金溪县县城北十公里,该村现保存有明代所建赣派建筑民居8幢,明代祠堂1幢,其余为清代赣派建筑,青砖灰瓦,朴实素雅,为赣派建筑最典型的代表。古代金溪至东乡大路挨村而过,村前一溪如带,良田万顷,村口仍有四人合抱老樟树一株,下有锡福庙,再下首仍有紫澜阁遗址,村后树竹繁茂,鸟呜树幽。








停好车,来到游客服务中心,在前台购买好门票和观光车票,从入园口左边是景区超市,没有准备水的可以在这里提前购买好,去候车室按顺序排队验票,坐上电瓶车直达竹桥古村村口。】

0c0308a3c6d0e0aa1862e0ebbab8b13.jpg







村口是一大片的荷花湿地,可惜来的不是时候,早已没有荷花盛开的景象,但是漫步在荷花池上的木栈道之上,也是别有一番田园之气,清新的空气也让人畅快。木栈道的中央是一座转角的小木头亭子,它位于整个荷花湿地的正中央,可以想象得到荷花盛开时的景象,这个亭子必然人满为患!








wKgED1u5sGKAVv_IAAJfGn0Jc5k27.jpeg




除了荷花湿地,就会看到分落三处被石栏杆围成的多边形古井三口,名曰“品字三井”,寓意喝了这“品”字井的井水,不管是为人、为学、经商都要讲究品德。


wKgED1u5sGKAUS4bAANoOdwfy3w16.jpeg




wKgED1u5sGOAbcmtAAOKbj_buf839.jpeg




wKgED1u5sGSAZ1UPAAPn_mx1TCo59.jpeg




wKgED1u5sGSANsghAAKKIm95IjI63.jpeg




绕过几个路边的商贩继续前行,来到村口的总门楼。总门楼远看崇麓岭,近看黄婆岗,始建于元末明初,为风水师廖禹先生后人所定,门楼内房舍俨然,宅栉邻比,中间为一月塘,形成七星伴月之象,俯瞰全村,形似一柄巨扇。


1.jpeg





2.jpeg


3.jpeg

    

    穿过总门楼就可以看到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池塘,它叫做“七星伴月塘”。当年《爸爸去哪儿》第四季的几对父子就是在这片干净的池塘前的小广场进行的聚餐仪式。池塘水面如镜,倒映着池水两边的古老建筑,彷如一副画卷,古朴美丽。


3.jpeg




4.jpeg




初来此地,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地的居民都穿着略显古朴的汉服要么行走其间,要么坐在路旁聊家长里短,要么自顾自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此时,古村落和朴素的村民也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5.jpeg


6.jpeg


江西也是一个擅长吃辣的省份,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无辣不欢的。所以我们一到这里就被路边的各种“辣货”给吸引住了。各种辣椒饼,南瓜干,茄子干,辣菜梗,芋头干,小鱼干,柚子皮等等各种,简直爱不释手。


7.jpeg




8.jpeg




竹桥村的民居为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显得朴实素雅。高高耸立的山字墙,既有艺术观赏价值,又有防火防风的实用功能。民居多为上下两堂,厅堂居中,左右为卧室,中间是一方天井,上露天光,厅堂采光全赖于此。下为石砌的泄水池,天井四周檐水如四柱珠帘流入池中,随即排出而不四溢。明代及清初住宅大门开在东侧,其他宅第的大门则开在正中。门楣、屋檐、雨檐及屋内墙壁、门柱、窗棂、柱磉、坊头、揎板、天花板等多有雕绘装饰,令人叹为观止。


9.jpeg




10.jpeg





金溪县是古代江西雕版印书中心,而以竹桥人开的“余大文堂”为最大最早,“养正山房”即是一个刻印古籍的地方。它位于仲和公祠右侧,进门为一大庭院,上堂及后堂为印书之所,乾嘉时期书板盈架,直到解放初期保留的刻版才焚之于尽。在康乾时期竹桥就有人在全国做卖书生意,余德昭在北京开书肆,收罗古籍,兼理金溪嘉会试馆中,其家谱有明确记载。后来余仰峰又回乡里自开印书房,“刊书牌置局于里门,昼则躬耕于南亩,暮则肆力于书局。以刻书鬻书为业。”可以说,竹桥人开了金溪雕版印书的先河,“养正山房”即为其遗存之一。


1.jpeg




2.jpeg




3.jpeg




4.jpeg




古村的石板路两边更多的是不知名的老建筑,或许已成危房,或许还有当地居民居住,时不时可以看到贴着出入平安,开门大吉对联的古朴木门,木门上还钉着早已经锈渍斑斑的竹桥村的门牌。


5.jpeg




6.jpeg




9ad6085e7d4c6caadf6d4eb47d5605f.jpg



继续前行,来到村东的镇川公祠。公祠两侧为“培兰”、“植桂”门,“培兰”、“植桂”意即培植人才,里面为竹桥人延师教子之所在。两边建有裙屋,三栋一排,连成一体,建筑面积达600余平方米,内有大小10个天井,其结构之复杂可见一斑。祠堂前一块空地,面积约300余平方米,对面一门洞开,直达花园,门楣上石刻“对云”二字,上下落款为“乾隆丁丑年”“曹秀先书”。
据《江西历代人物》及《读史稿》载:曹秀先(1703-1784),字恒所,号地山,江西新建人,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乾隆三十六年(1771)晋礼部尚书,任四库全书副总裁,后为总裁。“对云”二字寓意“对我生青云”,希冀培育人才,青云直上,此为曹秀先留在金溪的一处遗迹,弥足珍贵。传说为“对”字那一勾,费银五十两。1941年春,金溪县立初级中学曾迁至此地办学。中学搬走后,村里一直在这里办小学,直到上个世纪末。




7.jpeg





8.jpeg



镇川公祠内展览了许多清、民国时期的老物件,现又称民俗博物馆。


9.jpeg




10.jpeg




11.jpeg




12.jpeg




13.jpeg




14.jpeg




临走之时还在无知角落发现了这货,估计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是干嘛的吧,其实啦地上这货是老早之前农村用来运输水的一种器件,具体原理我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能说人民大众的智慧真伟大!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百度。


15.jpeg




村子的一角是一栋呈现出锐角形状的角望楼,青砖灰瓦,鹅卵石小平台,一抹阳光正好打在青砖墙上,煞是好看。


16.jpeg




到了拐角处就往回走,来到一间古厝,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一间可以休息喝茶的场所,叫做书华茶咖。屋里的投影仪正在播放爸爸去哪儿的片段,两边的墙壁上也挂了不少的节目剧照,已经记不得当时节目是否有进过这间屋子了,不过这间屋子却也宽敞古朴,保存完好,值得一看。


17.jpeg




18.jpeg




19.jpeg




20.jpeg




从屋子一角已经脱落的墙皮上可以看到,这些古老的屋子的门框墙壁都是用黄土泥巴裹着竹篾子制作而成的,这就是当年物资匮乏时期的“钢筋水泥”吧!不禁赞叹,劳苦大众的智慧呀,真是厉害!


1.jpeg




书华茶咖的外围有几个小池塘,池塘里种着几棵漂亮的睡莲,池面倒影着两旁的树木与古厝,一派和谐景象。

2.jpeg




3.jpeg



道路两旁时不时可以看到已经倒塌了些许的土墙,经过了岁月雨水的冲刷,土墙被切割成沟沟壑壑,那是历史的痕迹,那是古村落的皱纹,彷如在悄悄向我诉说着它的故事。


4.jpeg




路过一家一九一二映画馆,里面按照古时候照相馆的模样布置了一间拍摄场地,真实还原了以前的味道。只可惜摆放的胶片相机实在是太古老,我也不会使用,没办法装一回逼了。离开映画馆的时候还在路上遇到了几个穿着汉服大摇大摆的“余员外”,实在是逗,彷如一秒钟穿越回古代。


5.jpeg




6.jpeg




7.jpeg




8.jpeg




9.jpeg




从上门楼穿出来,门口又是一个池塘,从这里开始人又突然多了起来,原来兜兜转转,我们又走回了村子的中心地带。上门楼门口不仅游客人来人往,门口一侧还坐着不少当地的居民正在乘凉闲聊。墙上的通知也写成了古代张贴的“告示”模样,很有古意。


10.jpeg




11.jpeg




12.jpeg




上门楼对面的一栋土墙大瓦房被斜阳的一抹光照亮,显得格外漂亮。


13.jpeg




14.jpeg




15.jpeg




16.jpeg




在路边的小巷子里,可以到达余氏大屋,现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休息场所。另一边可以到达大夫第,大夫第里也贴了不少爸爸去哪儿的剧照,门口还摆放着一个马车模型,右侧的小道还有几尊石佛,地上的香炉里插满了已经熄灭的香火。


17.jpeg




18.jpeg




19.jpeg




20.jpeg




21.jpeg




22.jpeg




从大夫第出来,往回走,就回到了最开始的七星伴月塘的所在。道路一边刚好有人在现场打糍粑,一群人围在一起看热闹。嘿呦嘿呦,一下又一下,甜美软糯的糍粑就在劳动人民的手下诞生了。


23.jpeg




24.jpeg




时间接近夕阳西下之时,游客也变得没有来时的那么多。


夕阳西下,一抹斜阳打在竹桥村的古建筑墙上,青砖灰瓦彷如抹上了一层金箔一般,闪耀着金黄色。池塘里的倒影和岸边的建筑连成一片,很是祥和安静。七星半月塘的水很清澈,可以清楚的看到池塘底下的水草。从岸边会有一两块石板延伸到池塘之上,不过石板并不是很牢固会有轻微摇晃,想上去拍照的要注意安全。


25.jpeg




26.jpeg




27.jpeg



竹桥村这座传承了几百年的古村,虽历经岁月的沧桑,可整个村落的布局建筑依然被完整的保存下来。古村从选址到建村,都经过了精心规划与设计,处处彰显先人的智慧,尊重自然、贴近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村落依靠后垅山而建,坐北朝南。村前一溪如带,良田万顷,村后树竹繁茂,茶园一望无际。俯瞰全村,它像一把大扇子,整个村庄的13条巷道,如同扇骨支撑起整个村子,在这些扇骨上分布着一条古驿道、两处雕版印刷遗址、三口古井、三个晒场、四座门楼、五座祠堂、六条街道、八方水塘。保存完好的十家弄和八家弄建筑群组、六座祠堂以及养正山房、公和堂、怀仁书院、锡福庙等古建筑物集合成为封建社会农商并重的人文历史信息标本。


28.jpeg




                                                                                                  后                              记

竹桥古村并不大,半天到一天时间基本上可以把整个古村落给逛遍了,因为是开放区域,可以随意逛逛,并没有一定得待在景区之内,外围的当地居民场所,看看真实的生活场景也未尝不可。村里的古民居规模大,保存完好,可以看的地方也很多,半天的匆匆之行或许并不能带领大家看到最真的一面,有兴趣的大家有前往抚州金溪的时候可以顺路来看看哦!


旅游TIPS

交通信息:
目前竹桥古村虽然有开放公交到达,但等待时间过长,建议自驾前往
门票信息:

票种

挂牌价

优待票

金溪县居民

说明

景区门票

40

(成人)

20

免票

金溪县户籍居民在非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可凭本人身份证免票入园,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景区举办大型活动期间仍需购票入园。

电动观光车

(往返)

10

10

10

游客乘坐景区观光车的,均需购买车票

优待票政策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可享受优待票政策:

1. 年龄60周岁(含)至65周岁(不含)的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

2. 身高1.2米(不含)至1.4米(含)的儿童(须有成人监护);

3. 国家全日制大、中、小学校在校的学生凭本人身份证或学生证;

4. 国家政策和其他相关文件规定的人群。

免票政策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可享受免门票政策:

1. 身高1.2米(含)以下的儿童(须有成人监护);

2. 年龄65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

3. 残疾人凭本人身份证和残疾证;

4. 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凭本人相关证件;

5. 旅行社带团导游、驾驶员凭本人相关证件;

6. 金溪县户籍居民凭本人身份证(限定时段,详见收费价格说明)。


停车信息:
目前景区服务中心停车场免费开放